-
宝鸡项目建设提速 筑牢高质量发展动能
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,宝鸡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。2024年,宝鸡港务区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,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,通过强化统筹协调、优化服务保障,推动项目建设“加速度”,为区域跨越发展集聚强劲动能。 (一)战略引领定方向 机制创新强保障 宝鸡港务区立足“一港两区一中心”战略定位,即打造宝鸡国际陆港,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、区域物流枢纽区和商贸服务中心,锚定“四个一流”目标,将重点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。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,港务区建立重点项目班子成员包联制度,对每个项目明确责任分工,制定详细推进计划,绘制任务推进图,实行“周调度、月通报”机制。针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用地、审批、要素保障等问题,逐项目召开协调会,建立问题清单和销号制度,及时破解瓶颈,形成“人人抓项目、事事为项目”的工作格局,推动项目建设呈现你追我赶、提速增效的良好态势。 (二)精准招商蓄势能 优化服务促落地 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。2024年,宝鸡港务区围绕主导产业布局,聚焦物流枢纽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建材等领域,开展精准招商活动,吸引一批投资规模大、产业层次高、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签约落地。为保障项目快速推进,港务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模式,简化审批流程,压缩办理时限,为企业提供从项目备案、用地规划到施工许可的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。同时,强化要素保障,统筹解决项目建设所需的水、电、气、路等基础设施配套,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、开工项目早投产,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。 (三)项目引擎添动力 跨越发展谱新篇 随着一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,宝鸡港务区的发展动能持续增强。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,将进一步完善区域物流网络,提升货物集散能力,助力宝鸡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;智能制造项目的落地,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;商贸服务项目的实施,将优化区域商业布局,提升城市服务功能。项目建设不仅为宝鸡带来了直接的投资拉动,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,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,为宝鸡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,也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2025-06-30
-
宝鸡聚力四抓共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近年来,宝鸡市牢牢把握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引擎,通过优化营商环境,深化工业项目突破年活动,实施技改倍增计划,系统性推进项目建设与产业提升,全面激发工业、招商和基层服务效能,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,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。 (一) 聚焦项目质量提升与高效落地 宝鸡市坚持将提升项目含金量、含绿量、含新量作为核心抓手,2023年持续深化工业项目突破年活动,突出先进制造业为首位产业,强化技术改造和扩能升级。实施技改倍增计划,完善项目实施流程管理,确保项目前期准备充分、中期建设高效、后期落地到位。宝鸡市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的支持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,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,形成项目早落地、快建设的常态化机制。此外,宝鸡市强化项目实施风险评估与管控,避免重复建设,增强可持续发展潜力。 (二) 强化工业支撑与园区功能扩展 宝鸡市深化园区承载体系建设,以蟠龙新区为龙头,发展"一区多园"格局,带动多区域多点支撑产业布局。2023年推进高新区扩容提质,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空间,促进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等产业集聚发展。聚焦强链延链,宝鸡市培育龙头企业,引进骨干企业,推动配套产业协同,完善产业链韧性。通过盘活存量用地和盘整闲置资源,提升园区承载能力,形成"产城融合"式发展模式,增强工业核心支撑力。 (三) 创新招商引资与人才整合机制 宝鸡市聚力招大引强选优,建立"百亿"项目信息库、"千条"项目数据库和"万人"客商资源库,2023年精准对接目标客商,优化招商引资策略。坚持招才引智并重,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,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,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。宝鸡市创新招商渠道,利用线上线下平台推广区域优势,吸引关键领域企业,推动项目高质量引进。同时,强化客商资源库的精细化管理,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和成功率。 (四) 优化基层服务与营商环境建设 宝鸡市聚焦联企服务,实施企业服务专员制度,在金台区打造"金台模式",下沉服务资源,解决企业痛点难点。2023年强化基层服务网络,覆盖县镇层级,通过专员上门对接,简化行政审批,提升企业办事体验。宝鸡市推动基层协同机制,鼓励社区和园区联动,激活基层活力,形成服务保障闭环。优化营商环境评估体系,强化诚信体系建设,降低企业成本,营造亲商安商环境,全面巩固发展基层根基。
2025-06-30
-
宝鸡科技企业铸就自主创新新高地
(一)2023年,宝鸡市科技局以招商引资为核心抓手,深度融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,推动辖区内科技企业深化改革与创新突破,显著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,并依托精准政策扶持,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。 (二)宝鸡市科技局聚焦政策供给与平台搭建,通过修订科技创新扶持政策,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研发,并在全市范围设立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,引导企业参与秦创原协同创新。同时,建立企业孵化加速机制,优先支持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入驻孵化园区,提供一站式服务,包括技术咨询、知识产权保护及市场对接,全面优化创新生态。这一系列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激发内部创新活力,确保了科技资源高效流通。 (三)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,宝鸡市科技局重点扶持一批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为改革“领头雁”,推动其整合资源,实现技术迭代和管理升级。同时,针对科技型企业实施精准孵化,培育出一批“大国重器”级别创新实体,例如智能装备制造、新材料研发等领域领军企业。这些实体突破关键技术瓶颈,研发成果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和绿色能源,有效提升了宝鸡市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位势。这标志着企业创新实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,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。 (四)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显著释放,宝鸡市科技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,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。在数字化转型、高端装备领域,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实现批量生产,形成产业集聚效应,带动就业链和供应链协同升级。创新环境同步优化,包括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、强化风险投资引导、提升人才引入机制等,整体科技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。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体现为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和市场转化效率提升,助推宝鸡市产业结构向高技术、高附加值方向转型。 (五)整体成效上,2023年宝鸡市科技局的支持策略转化为显著经济社会效益,创新成果惠及全市重点产业,如航空航天、电子信息等,促进产业高端化和区域协调发展。这一进程有力驱动了宝鸡市高质量发展,形成以企业为核心、创新为动力的可持续增长模式,为未来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奠定坚实根基,并在国家级创新体系中贡献了宝鸡经验。
2025-06-27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